随着主汛期到来,“10年一遇”、“50年一遇”、“100年一遇”又一次成为了灾害报道中热门词汇。为什么百年一遇的灾害,对大家而言,却是家常便饭了?有网友调侃:
我活了三十年
碰上了50年一遇的旱灾
60年一遇的雪灾
100年一遇的洪涝
300年一遇的泥石流
500年一遇的地震
600年一遇的海啸
.........
当然这都是段子,为什么百年一遇却常常遇到呢?
首先,“百年一遇”根本就不是100年只发生一次的意思。 它只是一个表示频率的词,指“一年内发生概率只有百分之一的事情”。例如我们说百年一遇的地震,意思就是如果一个地区一年内发生了一百次地震,那么在这一百次地震里,有且仅有一次地震的震级,会大于等于这”百年一遇”。实际上,根据一定的计算,这种事件在10年内发生的概率大于9.5%,在100年里发生的概率大于63%,而并不是1%。

另外,每个地区发生此类事件的概率是相互独立的。北京今天下了一场百年一遇的大雨,并不妨碍新疆今天刮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风。如果是这样,那么一天内我们在天气预报里就遇到了两次百年一遇的事件。要说明的是,这里的地区,是根据具体事件,而不是行政区域来划分的,例如地震要根据地震板块来划分,雨量要根据降水线来划分。
最后,所谓“十年一遇”、“百年一遇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它们都是根据现有观测的数据来确定的,如果连续几年发生“百年一遇”的事件,那么随着观测数据的更新,这个事件或许就从“百年一遇”的名单里被剔除了。
总之,我们所说的“十年一遇“、”百年一遇”,只是表示概率的概念,它们的严谨性还有待商榷。由于这些词通俗易懂,很容易吸引眼球,一些新闻媒体喜欢将它们用在标题中,所以在我们目前并不到百年的人生中,才能遇见这么多次“百年一遇”。
来源:中国气象科普 |